梦里水乡的道(外一篇)
- 来源:《凉山文学》2017年第二期
- /
- 作者:邓天喜
- /
- 2019-05-24 12:46:14
- /
- 24
- Views
“梦里水乡”是西昌邛海万亩湿地一处景区,位于泸山脚下、邛海之滨、海河之畔,内有绿化面积270亩,水域面积2045亩,水生植物285亩,大小岛屿81个,茅草亭15座,长堤166米,亲水栈道760米,小桥8座,汀步道……。滨海绿道、汀步道、栈道与其同为一体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相伴相随,相互媲美。我几乎每天健身走进其间。
滨 海 绿 道
初春时节,春阳普照,我走进其间,耳边仿佛听到“达的、达的”响声。顺着响声我朝脚下看去,原来是自己脚底发出的跫音,当自己脚底与地面触碰时便发出“哒”响声,当抬脚时便发出“的”响声。这样的响声,可能会因走路快慢心情淡定与否有所差异,但响声都会存在,只是感受不同罢了。我之所以能听到自己走路的脚步声,一是以为滨海绿道环境清静,清静得没有喧哗没有嘈杂;二是以为心里平静,不存杂念,不存烦恼,静心走路,不浮不躁,想着走路就是为了健身,把静心走路视为修身养性来体验,常言说,“清静为天下正。”
春夏之交,朝阳普照,我走进其间,一次天空下起了小雨,小雨落在宽敞沥青路面,响起喳…喳…声响,象似锅里炒芝麻,伴随响声溅起一个个小小的水花,水花象锅、象碗、象碟,象虾在水里颤动,瞬息消失在路面。路面不存积水,走起来踏实。视线里宽阔沥青路面黑里透灰,灰里透亮,呈现出一道新奇柔美的景致,赏心悦目。
盛夏天气,骄阳普照,我走进其间,两旁宽阔的林荫带立马感受到空气流畅凉爽,层层叠叠的林木高低不等,就像撑开的太阳伞为绿道遮阴送凉,密密实实的树叶散发出阵阵青香,不时从林间传出鸟鸣,有时从林间飞出几只降落于步道,在行人周围蹦蹦跳跳觅食,有时一阵风来,树枝摇晃着树叶舞动着发出哗哗响声。如论风怎样吹,树枝怎样摇晃,树叶怎样舞动,空气间却嗅不到尘埃隙流,感觉眼前好像是天、地、人和谐相处的接吻,于是我贪婪的吮吸着这天然营养。
立秋前后,暖阳普照,我走进其间,白扬树叶伴随微风飘落但仍不失高大本色,触景生赞,便道出顺口溜来,即:立春率先露新叶,处署前后金叶飞,兰考治沙显神威,月城绿色树最高,生在四季守时节,植物世界堪媲美。
入冬季节,暄阳普照,我走进其间,两旁的香樟树、天助贵、老人魁等名贵树木仍然充满活力,茂密的叶片依旧保留盛夏的纯绿,依然会感春天在这里。
难怪,这条绿道被誉为全省十佳最美街道之一。
难怪,说西昌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。
汀 步 道
有文字记载,汀步又称步石。为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的块石,微露水面,行人跨步而过。运用这种古老渡水设施,质朴自然,别有情趣,早先在北京中南海静谷、苏州环秀山庄、南京瞻园等圆林见有。汀步又分水汀步、旱汀步。
梦里水乡水汀步道有板式、墩式、自然山石、仿自然树桩等。当走在板式水汀步,感觉静水中的汀步与岸边葱笼的植被交相辉映,恬静清新,觉得建筑学家、建筑教育家童寯笔下的“藓苔蔽路,而山池天然,丹青淡剥,反觉逸趣横生”的写照惟妙惟肖坦露在眼前,当走进自然山石汀步,仿佛在走山间石墩桥,当走进仿自然树桩汀步,感觉全身上下是聚神,当走进草坪、林间旱汀步,感觉全身心都是放松、悠闲。
栈 道
皎洁夜晚,一次我走进梦里水乡蜿蜒栈道(步道),天空没有一丝云雾,群星尽相闪烁,一轮圆圆月亮把湿地照得亮堂堂的,岛屿、树枝、草丛、湖水就连白鹭立于湖边、树梢、船头都能看个明白。此时此景,我想起人们常说“西昌的月亮又圆又亮,月光下能看书”不是夸张。难怪,明代诗人杨升庵叹赋“老夫今夜宿泸山,惊破天门夜未关,谁把太空敲粉碎,满天星斗落人间”。在柔白色的月光下,湿地处处清新雅致,伴随习习微风,好像到了一个飘逸的梦境。
哇,我陡然清醒,原来这里是梦里水乡。
湿地乃地球之肾,当然也是邛海之肾。月城西昌因有邛海而更加美丽,记得一次我走在滨海绿道,一行游人与我擦肩而过听到一游客说:上次来觉得这里很有情调,所以这次又来了。
如果用情调定格邛海湿地、定格梦里水乡,我感觉这情调具有自然之美、韵律之美、古朴之美、移情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