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文学凉山 >> 小说 >> 正文

【长篇节选连载】凤凰春晓(上部)


有了这一小段时间的缓冲,倪万喜平静下来,说:“咋写?家里的情况,自己最熟悉呀。我们都有自己的家,爷爷奶奶,爸爸妈妈,哥哥姐姐,弟弟妹妹,他们的神态如何,衣着打扮怎么样,有啥独特的语气动作,有些什么样的习惯,做过些啥有意思的事,把这些写下来,不就成了吗?”

学生们似懂非懂,抓耳挠腮,倒把倪万喜弄糊涂了。

倪万喜还没想明白,下面就有学生接着问:“倪老师,你……给我们写几句毛主席语录嘛!”

“你们不好好写作文,写毛主席语录干啥?”倪万喜一头雾水,他走下讲台,拿起学生的作文本一看,大大的标题下面,几乎都写着这样开头: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,在英明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……

孩子们几乎是串通好的,然而在这些大口号后面,很多学生没有再写一个字。倪万喜哭笑不得,心想:难道,他们平时就是这样写作文的?

倪万喜摇摇头,说:“大家都说作文难,你们能不能告诉我,你们往天是怎么写作文的?”

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开了。倪万喜听了一阵,笑着说:“我知道了,你们写的作文,归纳起来就是这几句话:领袖语录来引导,中间畅谈形势好,国内国外都扯到,最后再把决心表!对不对?”

“对!”孩子们大声回答道。

倪万喜大吃一惊,他万万没有想到,张尚福带的毕业班,会是这样的水平。难怪几天前,有人说村小每年有三两个娃娃能考上中学,就是天大的造化了。

倪万喜老是这样想,一篇简单的作文竟如此费劲,想必其它知识也没学好,这怎么办呢?

倪万喜一巴掌拍在学生的作业本上,长长地叹了一口气。

倪万喜这一下,惊醒了倪春富,他翻过身,嘟咙着说:“睡了嘛!”

“你别管,先睡你的!”倪万喜不耐烦地应着,拿出备课本,准备按自己的思路,拟一个讲课提纲。

星期一上了学,倪万喜就把准备好的数学题抄在黑板上,让学生自己做。尽管这些题非常简单,很多孩子照样抓耳挠腮,磨蹭半天还是做不出来。

这样的结果,确实是倪万喜没有想到的。

第二节课,张尚福来了。张尚福看了他写在黑板上的练习题,笑呵呵地说:“学生都敬佩有本事的老师。就凭你这手字,我黑板旁边挂的那根教鞭,就起不了啥作用了!”

倪万喜一看,果然黑板前面挂着根黄荆条子做的教鞭,黑亮亮地泛着油光。

张尚福指着孩子们,说:“黄荆条子出好人,对付调皮捣蛋的家伙,用教鞭比讲道理管用得多!”

教室里鸦鹊无声,很多孩子的脸上都有惊骇之色。

下了课,张尚福把倪万喜拉到一边,说:“你的课,备得还不错!”

倪万喜笑了:“哪里哟,正好向你请教哩!”

“慢慢来嘛。你到底是高中生,高出我们一大截。学校那两个年轻的,才来的时候,我扯起耳朵说,手把手地教,还是难上路……”

倪万喜脸一红。他心里暗暗庆幸,要是昨天偷懒不备课,今天出洋相不说,给人留下的印象就糟糕了。

倪万喜把学生的作业收上来一改,发现了问题:很多学生,连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都费劲,至于文字题、运用题就更没办法,很少有人做正确。他在心里估算了一下,照这种水平,能达到及格线的,寥寥无几。

倪万喜倒抽了几口冷气,他万万没想到孩子们这么糟糕。

倪万喜的心情无比沉重。就只有一学期了,孩子们要学新教材,还要补过去拉下的功课,怎么来得及?

倪万喜还没理出头绪,就有学生走上讲台:“倪老师,我来背书!”

“背什么书?”

“我还有好几篇……没背……”

“古诗吗?”

“不,是课文。张校长要求我们,把所有的课文背下来。”

倪万喜哦了一声,心想:这些课文……全背来干什么?他轻轻地叹了口气,说:“张校长真有这么严格?”

“除了课文,每一课的段落大意、中心思想和名词解释都要背……”

“还有数学哩,所有的数学公式,所有的例题都要背!”

倪万喜心里犹如塞了一团乱麻:天呐,这书……难道就是这样教的?

放了学,几个学生不愿意回家,缠着倪万喜要背课文。有的还在教室里念念叨叨,眼巴巴地看着倪万喜。

倪万喜心里无比郁闷,挥挥手,说:“你们回去再读熟一点,一起来背!”

孩子们肚子饿得咕咕叫,早就想回家了。听倪万喜这样一说,欢呼雀跃,呼啦啦一声,教室里就没人影了。

倪万喜刚出校门,教三年级的刘启昌就走了过来。

刘启昌是倪万喜远房姨妈家表哥。刘启昌摸出一根烟递过来,倪万喜礼节性地摆摆手,他就自己点上了。刘启昌拍拍倪万喜的肩,笑眯眯地说:“老弟,如何?”

“没什么,好象一会儿工夫,就放学了!”

“你还不错,看样子是当老师的料。我当年进学校的时候,一天如坐针毡,老是盼不到放学!”

“我只是觉得心累,特别是看到学生做的那些作业。”

“在村小,咱没有到学校来混日子,对得起自己良心,就行了。说句掏心窝窝的话,咱村小就这点水平,要想有多大的造化,那都是安慰娃娃的。你不要看张尚福一天牛皮哄哄,他有几斤几两,我们清楚得很!”

倪万喜听说过,教导主任刘启昌是个直性子,说话爱夹枪带棒。倪万喜不好多说什么,只是笑了笑,说:“我才跨进这道门槛,正好向你们学习哩!”

“莫说那么多,都是在一个甄子里刨饭吃的兄弟,用不着客套。只是,我想提醒老弟,千万不要听张尚福那一套,课你该怎么上就怎么上。你不想想,他张尚福本来就是瞎子,你再让他牵着走,不瞎也弄瞎了!”

责任编辑: admin
标签: 小说 凤凰春晓 农村


添加评论

共有条评论
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