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文学凉山 >> 小说 >> 正文

【长篇节选连载】凤凰春晓(上部)


这场热热闹闹的婚宴,就这样不欢而散。

 

 

吴成厚同样在陈宗旺家喝喜酒。不过,吴成厚并没有象其他人一样,骂骂咧咧地提前退席。他酒醉饭饱,喷着满嘴的酒气,对儿子吴正虎说:“去,把幺叔他几个招呼到家里来,我有话给他们说!”

吴成厚肚子里的小算盘,拨拉得比哪一个都响亮。还在大集体时候,他就因投机倒把,经常让人揪着尾巴,接受群众批斗。这一套本领,土地下户后就迅速派上了用场,粮食、牲口、木材、石料、皮张、药材,不管什么东西,到了他手里都能赚到钱。短短两年时间,他就把过去的石板房土掌房翻盖成了大瓦房,开起了粮食加工作坊,用上了收录机……

按说,以吴成厚的威望,随便往哪一站,都是一尊威风凛凛的天神。可偏偏有人不识深浅,敢挖他儿子的墙脚。花坪子的张大昌不知耍了啥手段,七诓八骗,把娄天菊迷得神魂颠倒。

本来,吴家在这个姑娘身上下足了功夫。吴成厚和娄天菊的父亲是拜把子兄弟,两人喝醉了酒,指着两个还在襁褓中的娃娃,就订下了这门亲事。虽说是一句酒话,两家都当了真。年年过春节,吴家都少不得提些糕点糖果烟酒,由马英凤带着儿子,到娄家拜年,关系异常密切。

吴成厚的家业越做越大,娄家俩老口暗中欢喜。娄家在苦竹箐势单力薄,老是受人欺负,他们做梦都想攀上这门亲。无奈那吴正虎越长越猥琐,蚂蚱脑壳,猴子脸,耗子眼睛,横看竖看都像一只长脚蚊子,怎么也和他的名字配不起来。而娄家姑娘娄天菊,越长越漂亮,如出水般的芙蓉,出落成村里的一枝花。

马英凤生怕儿子配不上,往苦竹箐跑得更勤。娄家两个老人心知肚明,也不希望出岔子,答应吴家瞧好日子备办好家具,就把女儿打发过来。

没想到,双方老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。娄天菊跟着张大昌在外面瞎逛了半个月,回来就宣布已经旅行结婚,公然住到张家去了,把吴家一大族人气了个半死:

小杂种没把吴家放在眼里,有恁么欺负人的?

可是,作为一家之主的吴成厚,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。对于他近乎麻木的大度,家族中的人更多是在背后嘀嘀咕咕:

枉自有这大份家业,儿媳妇拿给人家拐跑了,屁都不敢放一个!

哼,要是欺负到老子头上,不把那杂种一刀一刀活剐了才怪……

这些风言风语传到他耳朵里,吴成厚也不多说,宽厚地一笑了之。

就一盏茶功夫,吴成厚的堂屋里就挤满了人。吴成厚喝干杯中老酒,长叹一口气,说:“这些日子,天天有人在背后嚼牙巴骨,实在是咯耳朵得很。你们能不能帮着想个办法,让我耳朵清静几天?”

一屋的人听明白是咋回事,抢着说:“我们早就等着这一天了!你啥子都不消操心,我们要的,就是你一句话!”

寨子里一呼百应,很快就组织了两百多人的队伍,扛着锄头棍棒,提刀弄斧,杀气腾腾,直扑野牛坪。

其实,不管陈宗旺和倪万喜如何努力,当天要赶到县城都是不现实的。天拱坝乡还没有开通客车,他们得赶到区上,第二天一早搭客车进城。

到了天拱坝,已经是下午了。午后落了场雨,路上到处是积水,泥泞的山路一步一滑。哥俩吃了几口装在书包里的饭团,顺着简易的乡道公路往前走。陈宗旺想得好,简易的公路上,时不时有送肥料或百货的车。要是运气好的话,能搭上辆顺风车,说不定这天晚上就能赶到县城去。

陈宗旺这种想法,在现实面前无疑是幼稚可笑的。他们不仅没有见到车的影子,反而多绕了一个多小时的夜路。快到区上的时候,又来了一阵雨,把哥俩浇成了落汤鸡。踏着微弱的灯光,喊开一家小旅馆,已经是下半夜了。

第二天,他们赶到县人民医院,已是中午。

陈宗旺要倪万喜不要乱跑,就在医院里等着,他先到县招办看看。

时值中午,陆续有医生脱去白大褂,关门走出来。倪万喜凑上前,向一个戴眼镜的医生打听体检的事。眼镜不耐烦地直摇头,直杵杵地冒了一句:要想体检明年来!

倪万喜就像一只可怜的羔羊,眼巴巴地盼着表哥早一点回来。倪万喜感到心里空荡荡的,他觉得自己是那样的孤独和无助。从昨天下午,啃了半边冷饭团到现在,啥东西没进嘴,肚子早饿得咕咕咕直叫。更为糟糕的是,从早上到现在,他还没有上过厕所,尿早已憋得胀痛不已。

太阳偏西的时候,陈宗旺过来了。从陈宗旺喜滋滋的脸上看得出来,事情进展很顺利。陈宗旺带着倪万喜找到了院长。院长很和蔼,啧啧叹了半天气,说:“乡下的娃儿造孽哟!这个娃娃,就在门前站了大半天,也不晓得找我们问一下,唉……”院长自言自语,喋喋不休发了一通感慨,叫医生去了。

简单搞完体检,陈宗旺说:“咱们得赶快到文教局,人家等着我们去填志愿哩!”

哥儿俩赶到招办的时候,招办主任还在收拾材料。主任扶了扶眼镜,悄悄地拿出一张表,用指头咚咚敲了几下桌子,压低了声音,说:“赶紧选一个志愿填上。今年换了新的政审表,你们得自己去找学校领导签字盖章。时间紧迫,明天得把章盖回来,后天一早我们要送档案到市里去……”

主任不再说话,把眼镜摘下来,粗壮的食指在那张表上咚咚咚地敲了好几下。

 

 

区中学的副校长郭玉章和陈宗旺是老熟人,就住在城郊,要是公章在他手里,就用不着跑这趟冤枉路了。哥俩揣着政审表,5块钱包台手扶式拖拉机,就往郭校长家的方向赶。

太阳渐渐歪到了西边,夕阳的余辉下,街边的饭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。陈宗旺和倪万喜找到郭校长,还没把话说完,郭校长大腿一拍,说:“你们不晓得,那颗宝贝疙瘩,天天在一把手裤带上吊着,生怕别人拿去干坏事……”

没有盖到章,哥俩依然很高兴,他们打听到了赵校长的情况。赵校长是个半边户,学校还没开学,这几天在春河乡草鞋洼他的老家。回到城里,天已经黑了。陈宗旺带着倪万喜到了县供销社,找到他的一个朋友,拨通了天拱坝乡龙廷虎书记的电话。

责任编辑: admin
标签: 小说 凤凰春晓 农村


添加评论

共有条评论
匿名发表